官方微信 温泉旅游微信官号

扫一扫关注温泉旅游
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
中国温泉旅游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资讯

泡温泉吃豆腐听山歌

发布时间:Feb 17, 2017
颜色:

  广府人、客家人与潮汕人共同组成广东三大族群。广东省约有2500万客家人,坐落于粤东北的兴宁市Y镇,时下居住着约十万客家人,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小镇。


  Y镇有一处天然温泉,戴着一顶“粤东第一泉”美誉的帽子。官方宣传乃兴宁 “古八景”之一,并久负盛名。泡温泉应该是身心的放松与享受,然而,我唯一一次与该温泉的亲密接触,却让我感觉不爽,担惊受怕。几年前,因料理长辈后事,一众亲戚在长达一周不眠不休的守灵后急需沐浴更衣,十几号人同时开洗,家中浴室不够,当地亲戚遂安排大家去洗温泉。


  温泉离Y镇不远。几层农家小楼沿街排开。老板置身小楼一层,我们此行人倘若男士当先进入,老板言语中诸多“你懂的”试探,后院帘子适时掀开,超短裙拖鞋染大红色脚趾甲的“温泉西施”闪躲其间。似乎一桩隐秘交易急待达成。亲戚中有人不悦,组织者解释此为“洗温泉”的附属品,是此处的“正常现象”,让大家莫怪。


  二楼三楼被分割成小隔间,上楼的楼梯逼仄。每层设有所谓的夫妻房、贵宾房等。一个大浴缸替代寻常的温泉水池,夸张占据整间房。昏鸦鸦的浴室中,粉色妖冶小灯,照明严重不足。拖鞋、浴缸上的水渍以及楼下帘子后的红趾甲们,一切暧昧又可疑。我以尽量小的动作幅度,减少自己与浴室中一应物品的接触,战战兢兢快速冲洗完毕,逃也似地离开。出来没多久,亲戚们陆续从一间间小屋中出来,大家谁都没敢在此处久泡。


  这条街上,高矮胖瘦各式小楼,遍布村民经营的温泉小作坊。查询官方资料得知,此地共有大小浴室86家,浴池近300个,年接待游客人数约10万人次。温泉本来是自然奉献给人类的珍贵资源,该当行使洗去尘埃之责,然而无序竞争与小农思维的短视经营行为,让此地的温泉水不再清幽。可叹的是这种经营模式已是普遍现象。老板喃喃生意难做,不得不引进些其他服务项目。这另外的服务渐渐成为标配,大有取代温泉主业的势头。缺乏系统性的有序开发,Y镇温泉的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,并没能得到充分挖掘与体现。


  客家人善于加工制作豆腐,客家豆腐在广东豆腐界,是一股庞大势力,长期占据客家菜当中头牌的位置,深得食客喜爱。Y镇有一项豆腐特产,其外型和口味近似于包浆豆腐,味道与卖相尤佳。据说手工制作产量有限,年节时分,这种豆腐必遭抢购。但几年来,这种豆腐一直缺一个正经名号,小打小闹卖得火爆却籍籍无名。倘若这豆腐生在别处,遇到精明的商人,会不会被注册商标扩大生产规模,从而做大做强也未为可知。温泉的开发与豆腐的经营,按说也算当地的可持续性产业,却似乎没能进入当地经济开发的视野当中。


  说到客家风情,不能不说客家山歌。它继承诗经传统风格,受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影响,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,自唐代以来广泛流传于客家地区。我心怀夙愿,想听一次现场版的客家山歌,一直未能如愿。如今客家山歌“洗脚上岸”,褪去原汁原味的泥土气息。乡中老少早已经没人会唱。仿佛客家山歌仅作为客家文化的一种符号,被高高尊起的同时,徒具象征性而渐失生命力。山歌的传播与传承不再是劳动人民的自觉行为,披上“民间文艺”的华丽外衣,从民间走向庙堂,传唱度和受众范围越来越窄。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所遭遇的困境,客家山歌未能幸免。据我所知,一些小众的地方小调,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,得到更多展示机会。如云南丽江的纳西古乐、建水的海菜腔等。一部分游客愿意购票欣赏。虽然传播广度有限,但毕竟还有人在唱、在教习,有人在欣赏。小调的艺术魅力和经济回报均得以体现。在Y镇或者延伸至更广阔的客家人聚居地,客家山歌的保护与传承真的毫无办法开展了吗?


  随着工业园的开发建设,Y镇人学会了把眼光放到远方,冲着高大上、工业化等流行物事抛出媚眼。此时,可否收回点点艳羡的目光,重新审视我们熟之又熟的周边寻常,或许那些遭到我们冷落的、失落的民俗风情,更值得我们投以更多关注。(来源:证券时报)